你往哪里去,我也往哪里去;你在哪里住宿,我也在哪里住宿;你的国就是我的国,你的神就是我的神;你在哪里死……”
你在哪里死,我也在哪里死,也葬在哪里。
圣经里路得的故事
无政府主义相信没有任何人拥有统治权。所有的政治哲学,从国王的君权神授到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都在试图证明权力的正当性。无政府主义者认为所有这些理论都是失败的,因此没有任何形式的权力是合法的。”
无政府主义理论上说得通,但没有实行的可能性。
巴黎会议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公正与和平的新世界,不是让胜利者去报复失败者。新的德国应该是一个民主和繁荣的国家。
事实上巴黎和会成了胜利的协约国巨头们分赃的会议,违背了本来的目的,结果加剧了仇恨,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埋下了隐患。
德国没有输,英国和法国也没有胜利,美国也没有得到想要的国际地位,这场战争没有胜利者。
如果你欠了一百美元,银行就控制住了你,可如果你欠下一百万美元,你就把银行牢牢抓在了自己手里。”
欠钱的是大爷,在那个时候都是一样,尤其是欠了大钱的,那就不只是大爷,没准还是太姥爷。
美国一站时期秉承中立政策,同时给协约国和同盟国贷款和军火供给,大发横财,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。
但是没对他们的国际地位带来想要的提升,至少在威尔逊看来是这样,以后的巴黎和会恰恰证明这点。
多年的教育一直告诉他们英国打赢了哪些战争,却从来没提过败仗。他们了解伦敦的民主,却对开罗的暴政一无所知。当他们了解英国的正义时,并不提及澳大利亚的鞭刑、爱尔兰的饥饿或印度的大屠杀。他们知晓天主教徒在火刑柱上烧死新教徒,但如果他们发现新教徒得到机会也会对天主教徒做同样的事时,就会大为震惊
教科书描绘的世界,是一个幻想。
源于英国人的傲慢和偏执,以为只有英国人才可以统治这个世界,日不落的骄傲吧。
犹太人都想去美国。他们的理由比他更充分。在俄国,法律规定禁止犹太人拥有土地,不得进入公职行当,也不能担任军官,此外还有其他无数禁令。他们不能在自己喜欢的地方生活,上大学也有配额限制。这些人能在这种环境生存下来简直是个奇迹。
反犹太主义历史上由来已久,在西方的经典文学中,犹太人的形象就是叛徒、奸商、小人,希特勒不是第一个,也不会最后一个。
开头的言语,也许有些开放,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。毕竟西方的在生理知识上确实是比较直白的。